《沈阳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巴蜀地,土家城

   期次:第506期      查看:79   


“清江水,巴人河,向王天子一只角,吹出一条清江河”,一条逶迤西来,奔腾八百里的长江之水流经巴、楚、蜀交汇中心,自此清江流域开启了古代巴国的历史车轮,孕育了巴人文化,畔山林水的小城也在历史的年轮中开始了它的日升月落,斗转星移。清江一路奔涌、养育生灵,创造出了璀璨的土家地域文化,也滋养了独特的文学、艺术和民俗。

人们曾经感叹:“只要在清江岸边插上一根拐杖,就能生长出诗与歌来”。土家文化,它渗进民间的姓氏、饮食、服饰和居住的吊脚楼,融入传承的歌谣、舞蹈、故事和欢快的唢呐长号,化作清江岸边一朵朵激荡的浪花。

“你是土家族人?那你们都住小土楼吗?”有朋友和我开过这样的文字小玩笑。不过呀,小土楼是真没有,倒是可以来和大家介绍介绍一处独特的地标——吊脚楼。它是土家族人很久以前居住生活的场所。吊脚楼半为陆地,半为水;多依山就势而建,呈虎坐形,以“左青龙,右白虎”中间为堂屋,左右两边称为饶间,作居住、做饭之用;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,前面作火炕,后面作卧室。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,曲廊还配有栏杆。它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,又能防毒蛇、野兽,楼板下还可放杂物。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优雅的“丝檐”和宽绰的“走栏”使吊脚楼自成一格,因此也被称为巴蜀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

土家姑娘出嫁是一定要“哭”的,在多种多样的民俗民风当中,哭嫁可谓是中式咏叹调。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,亲朋好友前来送别,新娘要哭;娘家人为新娘置办了嫁妆新娘也要哭;新娘出嫁的当日更要哭。哭嫁歌听其音是哭,究其谱却是唱,土家姑娘是用“哭”这样一种形式在倾诉心中的情感,琢其蕴则意蕴丰富。与哭相对的便是喜了,但是你们猜猜,在土家族的民风里,用舞蹈表达的情绪的场合究竟在哪里呢?

隋唐时期,土家族先民有“其父母初丧,击鼓以道哀,其歌必号,其众必跳”之俗,这种祭祀歌舞,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,千古不绝。跳丧舞,又称打丧鼓,土家族语为“撒叶儿嗬”,它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,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。这种亦歌亦舞悼念亡者的独特方式,世代相传,保留着浓厚的巴人遗风,跳丧舞虽哀而不悲,往往以欢快之歌舞表现,才是最具独特之处。

食物永远是不变的命题,来到东北的我踏上求学路,也踏上了一条寻找辣椒之路,原因其实也在于土家饮食文化中的喜酸辣。据旧志载:“丛岩幽谷中,水冷泉冽,岚瘴郁蒸,非辛辣不足以温胃健胂。”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。“筷子碗一端,少不得成辣酸”,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。几乎家家都有酸菜缸,用来腌泡酸菜,所以我们餐餐不离酸菜,酸辣椒炒肉则视为美味!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,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。

山歌南曲,是土家儿女的低语;蒸肉洋芋,是土家美食的序曲。民风承载千年文化,文化也浸润着时光的变迁,潮起潮落,追赶日月。     

音乐与传媒学院  李芷珂

沈阳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30146次访问,全刊已有2512142次访问